補償器出口為企業帶來利潤但出口壓力也不容小視
補償器出口為企業帶來利潤但出口壓力也不容小視
近年來我國補償器產業快速發展,產品出口為企業帶來利潤的同時,所面臨的出口壓力也不容小視。只有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才能體現出我國補償器出口的競爭優勢,據專業人士指出,影響我國下半年補償器出口的主要以下五大因素。
第一,全球經濟企穩有利于我國外需。受全球經濟回暖影響,我國補償器出口的外部環境也將轉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經濟、尤其是發達經濟體回升基礎尚不牢固,不但經濟回升的速度和水平不確定,而且還存在經濟二次觸底的可能性。如果外需不及預期或出現波動,這對我國補償器出口還將面臨較大的外部壓力。
第二,國內政策連續調整將對出口補償器產品起到進一步支撐的作用。連續提高部分補償器產品出口退稅率、重新調整加工貿易限制禁止類目錄、保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基本穩定 、對出口補償器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等政策,對于今年上半年防止出口過度下滑起到了積極作用。下半年,這些政策在穩定出口方面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三,全球出口結構變化將有利于穩定我國補償器出口。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對全球貿易產品結構出現了一些調整。金融分析師認為在收入減少的情況下,國外客商對價格較低的補償器產品需求逐漸增加,補償器價格以后會穩中有升。預計國際市場上這種趨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現階段,我國出口補償器結構仍以價格優勢為主,國際物流市場對我國物美價廉的補償器產品需求不會大幅降低。
第四,國內出口補償器品生產成本保持在低位有利于我國出口的價格競爭力。出口補償器企業生產成本降低導致價格競爭力有所提高,對出口改善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下半年,雖然國際原材料價格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上漲,但國內價格水平有可能會進一步走低,大規模就業壓力也導致工資水平難以上升,因此出口補償器企業的生產成本將繼續保持在較低的水平,有利于繼續保持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競優勢。
第五,貿易保護主義將增加擴大出口的難度。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的背景下,我國作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實體和第二大出口國,成為國際貿易摩擦的主要對象。預計下半年,針對我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將繼續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 上一篇:補償器品牌渠道的拓展是市場競爭的需要 2016/9/29
- 下一篇:補償器企業如要發展離不開信息渠道支持 2016/9/29